高斗养生网

滋阴补肾的穴位:三阴交、太溪、照海穴

导读:滋阴补肾的穴位:三阴交穴、太溪穴、照海穴。三阴交+太溪穴就是我们人体的“六丸地黄丸”:治肾虚性的耳鸣、乌发;太溪穴+照海穴就是“知柏地黄丸”,详情养生讲解请看本文视频和图文内容。... [详细]

  • 丁香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丁香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(L. )Merr. et Perry [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.]的干燥花蕾。丁,有钉之义。因其药材形似小钉,故名丁子香,简称丁香。又名公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黑芝麻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黑芝麻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Sesamum indicum L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其种子有黑色、淡黄色和白色之分。黑色者入药,名黑芝麻,又名乌麻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海螵蛸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海螵蛸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Hoyle的干燥内壳。螵蛸,由飘绡二字演化而来。因该动物生于海中,药材质地轻飘如绡,故名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滑石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滑石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,主含含水硅酸镁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牡蛎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牡蛎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.、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干燥贝壳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甘遂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甘遂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.N. Liou ex T.P.Wang的干燥块根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苦参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苦参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.的干燥根。其药材味极苦,入药有补性。如朱震亨谓其能“峻补阴气”,李时珍谓其能“补肾”,故名苦参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石菖蒲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石菖蒲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.的干燥根茎。本植物与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.形态相似,常生于山涧石缝中,植株较小,故名石菖蒲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土贝母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土贝母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(Maxim.) Franquet的干燥鳞茎。因其药材外形与贝母相似,故名土贝母,又名假贝母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天仙子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天仙子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小茴香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小茴香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,的干燥成熟果实。茴,由回字加草字头而成。孙思邈《千金·;食治》释其名曰:“除口气,臭肉和水煮,下少许,即无臭气,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• 九里香的鉴别方法

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九里香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(L.)Jack或九里香Murraya exotlca L.的干燥或新鲜叶及带叶小枝。因其花芳香袭人,人誉其香气远播,故名九里香、千里香。[详细]

    2024-06-05 15:59 分类:药材鉴别
    • 天生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天生术系指天生野术。此类野生术,清代颇盛行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等多有论述。一般以产于浙江于灒者为胜。此外,安徽歙县等地亦产。由于产地、形态不同,名称繁多,如於术(风头鹤颈)、歙术、扣子术、云头术等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款冬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款冬花为常用中药材。应用历史悠久。为润肺下气,止咳化痰的常用药。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.forfora L.的花蕾。主产甘肃、山西、宁夏、新疆、四川、陕西、湖北、河南等省区。家种、野生均有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益智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益智为较常用中药材。始载于唐.《本草拾遗》,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应用历史。具有温脾暖肾的功能。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ryphyllamiq的成熟果实。主产海南省保亭、琼中、陵水、琼海、三亚、澄迈等地。此外,广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菊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菊花是常用中药。应用历史悠久,驰誉国内外。菊的品种较多,经过历代医家实践,诚如元·;吴瑞所说:“花大而香者甘菊;黄小而黄者为黄菊;黄小而气恶者为野菊。”与今药用菊完全一致。本品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川楝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川楝子为较常用中药材。又名金铃子,有悠久的应用历史。为胸痛、胁痛、胃痛、疝痛、痛经、虫积腹痛常用之品。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cc toosendan Sieb. et Zucc的果实。主产四川的万县、绵阳、乐山、南充等地区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槐角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槐角为较常用中药材。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,原名槐实。陶弘景云:“槐子以相连多者为好。”本品味苦、性寒。用于便血、痔疮出血、血痢、崩漏、妇女阴疮湿痒等症。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地龙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蚯蚓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中品,称“白颈蚯蚓”。具有清热定惊、通络、平喘、利尿等功能,有悠久的应用历史,素为医家所推崇。本品为钜蚯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(Perrier)或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百合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百合为常用中药材,具有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的功能。其干、鲜品又是滋补和副食中的佳品。用途广泛,驰名国内外。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百合Lilum borwnii F.E.Brown var. viridulum Baker.、细叶百合Lili pumilum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川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川贝母为贵重药材之一,具有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的功能。使用历史悠久,疗效好,深为医生、患者所乐用,享誉国内外。但由于长期依赖野生,资源日少,20世纪80年代川贝母野生改家种已取得初步进展,前景看好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湖北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湖北贝母,在鄂西、湘北、川东一带习用已久,原集散于湖北恩施的板桥,故又称“板贝”。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ILaria hapenehsis Hsiao etk、C、Hsia的鳞茎。多为栽培。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丹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丹参为常用中药,应用历史悠久,为祛瘀止痛,活血通经的要药。为历代医家所推崇,药用日广,行销国内外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unge的根及根茎。本品分布较广,野生、家种兼有,野生分布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牛膝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

      【概述】牛膝(怀牛膝),为常用中药材,应用及栽培历史悠久。是著名“四大淮药”之一,具有补肝肾,强筋骨,逐瘀通经,引血下行的功能。为苋科植物牛膝Ach yranthesbicientata Bl.的根。野生家种均有。栽培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种植]
    • 银柴胡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银柴胡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.var.lanceolata Bge.的干燥根。因本品原是柴胡的一种混用品,后逐渐变迁分立为具有独立功效的一个中药新品种,其根白色如银,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白矾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白矾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硫酸盐类明矾石族矿物明矾石Alunite经加工提炼制成的结晶。主含硫酸铝钾。该药材呈白色,是经过燔(火烤)制而得,故名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独活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独活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.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北沙参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北沙参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. Schmidt ex Miq.的干燥根。因其主产于我国北方沿海沙地,功效与沙参相似,故名北沙参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薄荷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薄荷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酸枣仁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酸枣仁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. var. spinosa(Bge.)Hu ex H.F.Chow的干燥成熟种子。该植物形态与枣相似,而果实在成熟时仍具有酸味,故名酸枣。其果仁(种子)入药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党参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党参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( Franch.) Nannf.、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.var. Modesta (Nannf.)L.T.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.的干燥根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大腹皮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大腹皮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.的干燥果皮。因其果皮形如大腹,又可治疗气滞湿阻、脘腹胀大,故名大腹皮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地黄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地黄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.的干燥根茎。该药材鲜品表面呈黄色。前人用水试法检验其干燥品的质量优劣。将其置水中,浮漂在上的称天黄,半沉半浮的称人黄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地锦草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地锦草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.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.的干燥全草。此草布地而生,紫茎绿叶,状如锦绣地毡,故名地锦草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莪术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莪术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、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.G. Lee et C.F.I。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.H.Chen et C.Ling的干燥根茎。后者习称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槐花的鉴别方法

      【鉴定中药材名】槐花 【药材来源鉴定】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.的干燥花及花蕾。前者习称槐花,后者习称槐米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药材鉴别]
    • 人参膏

      【来源一】《景岳全书·卷五十三·图集·补阵》 【配方】人参2000克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梨膏

      【来源一】《慈禧太后医方选议·第十二章·止嗽化痰理肺医方》 【配方】鸭梨20个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铁瓮先生琼玉膏

      【来源】《清官配方集成·补益方》 【配方】生地、新罗参各300克,白茯苓600克,白蜜1000克(炼净)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唾血方

      【来源】《千金要方·卷十八·大肠腑·咳嗽第五》 【配方】杏仁、生姜汁各1000毫升,糖、蜜各500毫升,猪膏100毫升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清嗽止渴抑火化饮膏

      【来源】《光绪皇帝医方选议·第十五章·治咳嗽医方》 【配方】苏梗、前胡、天花粉、霜桑叶、菊花、麦冬、赤茯苓、炒谷芽、炒神曲各90克,橘红、竹茹各60克,甘草30克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泻肺大黄煎

      【来源】《普济方·卷二十六·肺脏门·肺实(附论)》 【配方】川大黄75克,生地汁60毫升,杏仁、枳壳各40克,牛蒡根汁40毫升,郁李仁75克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治吐痰喘嗽方

      【来源】《种杏仙方·卷一·痰饮》 【配方】半夏、甘草各640克。 【制法】先将半夏用水浸泡,去掉皮及脐,再将白矾240克煎汤取汁,浸泡半夏,春、夏季21天,秋、冬季49天,捞起晒干。再用生姜720克捣烂取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养心安神膏

      【来源】《理瀹骈文·存济堂药局修和施送方并加药法》 【配方】牛心1个,牛胆1个,用小磨麻油1500克浸熬听用。川黄连150克,大麦冬、丹参、元参、苦参、郁金、胆南星、黄芩、丹皮、天冬、生地各100克,潞党参、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白术膏

      【来源一】《清宫配方集成·补益方》 【配方】白术1600克。 【制法】将上药切碎,水浸后煎煮,纱布滤去药渣,如此3遍,再将所滤药液加热浓缩,下入蜂蜜,收膏即成。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鹿角胶煎

      【来源】《外台秘要方·卷三十一·采药时节所出土地诸家丸散酒煎解诸毒等二十三门·古今诸家煎方》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通噫消食膏

      【来源】《外台秘要方·卷十六·虚劳上四十九门·脾劳虚寒方》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
    • 地黄羊脂煎

      【来源】《外台秘要方·卷三十四·妇人下四十八门·产后虚赢方》[详细]

      06月05日 [膏方大全]